色彩风格
您的位置:黄陂区检察院 > 黄陂检讯

四月春光好,正是读书时 | 检察人员如何增强责任感?一起来听听大家怎么说!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4-30      

图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、习近平文化思想,教育引导青年干警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念转化为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的强大动力,4月29日,黄陂区人民检察院举办“木兰检苑”读书班2025年第一期交流分享活动。院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姜书升,全院青年干警参加,活动由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林定敏主持。

图片围绕“持续增强责任感,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”的主题,读书班第一小组的五名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,畅谈阅读心得与感悟,告诉大家他们是如何理解责任感、如何践行责任感。

图片张惟《人世间》 

本书以中国北方城市里一个平民社区“光字片”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故事脉络,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,呈现了一部中国式家庭变迁的生活史诗。在这宏大叙事当中,让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,践行好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,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。

图片尹礼鸣《正义感》 

本书以“人性司法”为核心命题,从理念革新、实践路径到制度反思,为青年法律人提供了司法责任感的完整诠释框架。告诉我们要避免机械执法倾向,指出司法责任感的核心在于“人性司法”,即司法者需穿透案件事实的表象,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关系与个体命运。

图片李嘉欣《清单革命》 

《清单革命》让大家明白,清单不是冰冷的条文,而是责任的具象表达。它提醒我们:司法公正不仅需要专业能力,更需要系统化的约束与自律。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干警,我们应当善用清单工具,让责任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可追溯”,真正实现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的使命。

图片陈瑞《乡关何处》 

作为司法人员,我们的 “乡关” 不在山水之间,而在法治信仰的原乡。当我们把 “案结事了人和” 作为追求,当我们在法理之外注入情理温度,就是在书写新时代检察人的责任答卷。

图片刘谱《你办的不是案子,而是别人的人生》 

刑事检察工作责任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核心驱动力,只有在办案中既要坚守法律底线,又要关注社会效果,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,才能推动司法工作的高质效,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。

图片院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姜书升对五名同志的分享表示肯定,评价他们“以小见大论证论点”、“以事明理强化论点”、“以情共鸣升华论点”。同时,姜书升主任从“提高输出能力”、“提高处事能力”、“提高思考能力”三个方面勉励青年干警:要持续不断地锻炼自我表达能力,要善于学习身边人的优点,要善于思考当下和未来,如此才能够行稳致远,共同推进黄陂检察工作步上新台阶。

就如何提升读书分享交流活动的质效,姜书升主任强调:要结合主题选定一本好书,通读、深读;要围绕感悟找准支撑内容,撰写、打磨;要聚焦目标修正分享事项,训练、完善,在启迪自我心智的同时,向外分享学习到的智慧。